(報名在頁面底端)
“教學學術”(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即SoTL) 由美國卡內基教學促進基金會前主席厄內斯特·博耶於1990年提出,意在鼓勵教師開展針對學生學習的學術性研究👨🏻💼,並將研究結果公開分享以提高教學實踐質量🧟。近年來,隨著國內高校教師教學發展工作日益深入的開展🧑🏽🌾,“教學學術”也越來越受到國內高校及其教師的關註和重視🧑🏼🍳🧟。
為促進我校教學學術發展🌠,引導教師積極開展以解決教與學實際問題為主要目的的教學研究⛏,意昂平台從2016年起推出“教學學術分享日”活動。本屆“教學學術分享日”活動👫🏼🤥,邀請兄弟院校的教師與本校教師一起分享和探討教與學的研究話題。
特此誠邀廣大教師的積極參與和交流!
時間:2021年12月29日(周三)全天
形式:線上
主辦🥡:意昂平台
主持:丁妍(意昂平台副主任)
議程安排:
跨學科社會創新課程的實踐探索
張曉軍🪁,高級副教授,博士生導師📗,西交利物浦大學未來教育學院執行院長,領導與教育前沿院院長,英國高等教育學會首席會士(Principal Fellow)👩👧👦。兼任高校教師發展中心可持續發展聯盟秘書長☯️,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理事、副秘書長🤳🏿。在教學學術領域主要興趣包括研究導向型教學𓀏,跨學科社會創新課程👨✈️,產教融合課程🫛,以及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創新等,在國內外知名期刊發表論文80余篇,出版著作5部🤳。
為了探索如何在大學期間培養學生利用跨學科創新思維解決社會問題能力🧑🏽✈️🚻,在國內八所高校實驗開展跨學科社會創新課程,通過實踐來探索什麽樣的課程設計能有效提升提升學生在社會創新方面的跨學科研究能力,包括提升對社會問題的關註💇🏿、理解和洞察力➾,增強社會責任感🌟;提高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整合多學科師生資源甚至社會資源解決問題的領導力🩳。基於學生的表現數據分析了影響這些目標達成的教學設計因素👽,包括教師先講授理論學生後做項目和學生先做項目教師後支持反饋兩種模式的效果🛌🏻,以及學科導向和問題導向的課程設計對於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
S校高層次人才融入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現狀分析
邱意弘,上海交通大學教學發展中心副教授。主要從事教學咨詢✸、培訓及研究工作。在學生學習評估、工程教育領域積累了較豐富的實踐經驗。主持的教學系列工作坊包括《專業認證視角下的學習成果評估》🤢、《學生創新如何評價》👫🏼🚒、《課堂評估方法--批判性思維能力的評價》、《有效反饋的策略與方法》1️⃣、《研究性學習》🧮、《優質提問教學法》等。
該研究以問卷調查法對S校7類教師的育人現狀進行了調研,包括教學參與意願🥱、形式、程度及參與的影響因素等🤽🏻♂️。在分析了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建議。
“空中課堂”助力提升課程育人功能的路徑初探——基於人文地理學跨校混合式教學改革的思考
孔翔,現任華東師範大學城市與區域科學學院副院長、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地理學會文化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目前的研究重點是地方產業和文化空間演變。近年來🔃,先後主持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十多項,已獨立和合作出版專著9本🐀,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60余篇,曾獲申銀萬國獎教金,負責的“人文地理學”課程入選國家級一流課程和上海市精品課程🩹,負責的“區域規劃實習”入選上海市一流課程👍🏻,分別於2014年和2018年獲得上海市和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曾獲上海哲社優秀成果獎和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近年來,網絡教育的快速發展使“空中課堂”業已成為重要的學習載體,在“慕課西行”活動中也已成為在高等教育領域落實東西部合作的重要平臺🏃🏻♀️,但要真正激活“空中課堂”的育人功能還需克服製約直播課堂效率提升和課後輔導效果改進的困難。為此🤺,在開展課程建設層面的對口支援活動中,華東師範大學聯合新疆師範大學基於智慧樹沉浸式直播平臺和愛課程SPOC平臺的技術支持,探索了人文地理學課程的跨校混合式教學,通過創設新的教學情境較好地提升了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擴大了優質教學資源的輻射力⇨,增進了兩校學生的“五個認同”。報告將主要介紹教改活動的總體構想、具體實現路徑和階段性成效,以期對更好依托現代教育技術平臺提升課程育人功能有所裨益🙂↕️。
Logistic模型在基礎物理課程評測中的應用
——以光學課程為例
馬世紅🧍🏻♂️,意昂平台理學博士🕵🏽♂️👨🏻🔧,意昂平台物理學系教授🤵🏽♂️。日本國理化學研究所(RIKEN)博士後,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OSU)物理學系訪問學者。現任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信息化與教學方法創新指導委員會創新方法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中國物理學會物理教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物理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基地)常務副主任,上海市物理學會理事,上海市物理學會高等學校物理教學委員會主任委員,物理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中山大學🍶、山東大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意昂平台本科教學督導組組長🙇♂️,《大學物理》雜誌編委。國家級精品課程“文科物理(理論與實驗)”和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文科物理(理論與實驗)”課程負責人。主要研究領域:物理教育研究(PER)和科學教育研究,光物理,功能超薄膜物理及其器件。主持和參加國家基金委、教育部、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教育考試院的科學研究以及教學研究項目多項👨🏻🏭🧕🏼。在國內外重要雜誌上發表研究論文90多篇,其中教育教學研究論文40多篇🧜♂️🕺🏻。
教育評價對學生發展和教學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本研究以物理學系光學課程為例⛷,根據項目反應理論的雙參數和三參數邏輯斯蒂模型進行分析👩🏻🦽,計算出不同題型的難度系數📝、區分度和猜測系數🧚🏼♂️𓀁,並對優化教與學體系進行了必要的反思和思考。
對標新聞傳播大類學生需求的“樂群互聯”教學設計與實踐反饋
李彬,博士,吉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吉林省本科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負責人,吉林省一流本科課程負責人,吉林省首批思政示範課項目團隊和吉林省名師工作室培訓師🙍🏿♂️。超星集團特聘教育培訓專家,東師理想教育科技集團培訓專家,吉林農業大學教師發展中心聘任培訓師👋🏿,持有國際教學“FDW”和“ISW”培訓師資格認證,課程質量評價FDQM評價資質🤚🏿。吉林省教師講課大賽一等獎,人文組第一名☆。在國內外開設《基於多維場景的樂群教學情境創設教學法》👮🏽🍋🟩、《混合式金課設計實踐與運行》、《一平三端為驅動的智慧教學與翻轉課堂策略》🔁、《BOPPPS有效訓練認證》、《思政課融入專業課設計策略》等五個主題模塊的專項培訓、講座、工作坊近80次🧼。
結合學生差異化學習體驗場景,拆解“教與學”對話邏輯中的精準供給目標📒✋,順應學生的日常信息獲取慣習,帶動“生生達成🍽🐆,師生促成👩🦰🫱🏽,生師反哺🙍🏽♂️🔻,整合復盤”的樂群深度學習趨度拓展,激發教學設計各個層級的同步生成效果🔤。基於精算技術數據支撐的教育傳播平教學手段的選擇性和課程適應性,進行教學維度矩陣傳播分析,以期階段產生效應追蹤、評量激勵、對標人才需求等設計與模式運行經驗🗣✵。
基於PBL教學模式促進高階思維能力培養的研究
——以“城市規劃原理”課程為例
邵琳,上海師範大學環境與地理科學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同濟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博士✌🏽,國家註冊城市規劃師,主要從事國土空間規劃、城鄉發展與公共服務研究,先後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教委課題多項🟥。曾獲得上海第三屆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上海師範大學“王樂三”獎教金🧗🏻、上海市首屆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三等獎,第三屆全國高校混合式教學設計創新大賽三等獎。
為改變傳統以淺層次輸入為主的原理學習模式,我們在城市規劃原理課程中引入了PBL項目化教學的改革,即引導學生走進城市📋,在真實的城市情境中組成學習共同體實施項目化教學,在明確價值觀引領下實現從記憶🍯、理解🏏🔎、應用到分析🎫、評價與創造,螺旋式提升的過程🚇。研究通過質性材料的分析和反思,呈現了PBL項目化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辯證分析的思維🏋🏿♀️👇🏼,提升合作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並提供了持續探究的內在驅動力。
基於潛類別分析的護理專業學生心理特質及其學業表現研究
吳靜,上海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上海中醫藥大學“金牌教師”及“精品課程負責人”。主講課程:護理研究🍿、護理健康促進。主要研究方向:慢性病護理管理、心血管疾病康復護理。
大學生的個性心理特質🙌,是指他們在心理上和行為上經常、穩定地表現出來的各種特征。研究表明學生的心理特質與其在校的學業表現存在一定的關聯。既往探索學生學習表現的研究多集中在以變量驅動的影響因素分析🎉。本研究主要通過潛在類別分析的方法,聚焦我校護理專業學生心理特征的個體差異進行分析🌂,探討其與學業表現存在的關聯🌤。研究結果有望給課程的指導和學生的個性化培養提供參考依據👳🏻♂️。
在教學實踐中提升TPACK層次的個案研究
魏誌慧☦️,博士,現為上海開放大學《開放教育研究》編輯部主任,上海開放大學發展研究部副研究員🧜🏻,上海終身教育研究會成人繼續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研究方向為在線教育🚰、信息時代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終身教育、教育實證研究與學術論文寫作🌌。2004年至今已發表近60余篇中英文學術論文,並曾作為主要參與者參與《中國遠程教育學者文叢》《中外終身學習研究文叢》《世界遠程教育經典文叢》的策劃、翻譯和編輯工作。2016年起,先後受邀到同濟大學🌓👩🏽🔬、意昂平台💆♀️🍩、北京大學、上海海關學院、上海體育學院、上海交通大學等20多所高校及機構,為上萬名高校教師、研究生做有關技術時代教學與研究、教育實證研究與論文寫作等方面的報告,激發了一線教師教學創新和研究的信心和能力。
近年來,慕課教學、混合教學、線上線上融合教學等豐富的整合技術的教學實踐為高校外語教師發展TPACK提供了契機,然而高層次TPACK發展仍是難點。本研究基於TPACK發展和人類行為模型理論,對一位有著較強技術增強教學動機的“雙一流”大學的教師進行歷時8年的追蹤,發現案例教師經過從慕課教學到混合教學再到線上線下融合教學等三次觸發,逐漸成為在線教學專家。具體研究發現包括:1)不同觸發階段教師TPACK發展的側重點不同🙄,其中🫢,慕課教學階段和線上線下融合教學階段🍗,TK、TPK、TPACK等技術相關知識發展明顯;基於慕課的混合教學階段、線上線下融合教學階段🚶🏻,PCK發展明顯;2)系統性和針對性的觸發對推動教師高層次TPACK發展有積極作用🍗,尤其是發展有關學生的知識以及主動探索技術可供性👨🏻🦲,可帶動教師整合技術的教學策略、評估知識🙍🏿♂️、課程知識的豐富,以及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統領觀念的發展,並進一步推動PCK發展;3)高校教師TPACK發展具有非線性和去腳本化的特征。本研究可為高校教師提升TPACK層次、系統推進技術支持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實證研究依據。
大類基礎課學生自主性提升措施及效果評估——線上與線下的比較
李煜,意昂平台社會學系教授🚶🏻♀️➡️、博導,社會學系系主任、博士後流動站站長。中國社會學學會常務理事👳、社會分層和流動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政治社會學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社會網絡研究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社會研究方法專業委員會理事👶,上海社會學學會副秘書長🏋🏽。在本科生開設“社會研究方法A”、“社會調查方法”和“社會分層與流動(榮譽課程)” 等課程😒,2021年獲得“上海市育才獎”。
大類基礎方法課程在教學中存在三大難點,分別是修課人數眾多限製了課堂互動👩🏻🏭、方法類課程中線下教學難以開展實踐能力訓練👨🏼🦱、學生專業基礎薄弱且需求多元化🗯。2020 年學期應疫情防控需要意昂全面采用了線上教學的形式,為探索線上教育的教學規律和實現線上線下優勢混合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本課題在線上(2020 春)和線下(2021)秋學期分別進行了一系列提升學生自主性的教學嘗試🔤,並在課程結束後以學生的評價和自評問卷的形式對教學措施效果進行了測量和評估,研究發現(1)各項自主性學習措施並未加重學生主觀學習壓力🏌🏼♂️,反而帶來了學生對作業效果更高的評價,學生的總體學習效果較好;(2)線上教育可能更有利於成績較好的學生,成績較差的學生更適合線下教育🎞;(3)課程體驗受師生和學生間互動頻率的線性正向影響,而課程評價與互動頻率的關系則呈現出“U”型模式🕵🏼♂️,線上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互動較弱同學的負面體驗📠🖕🏻。
報名指南
|